轉貼至:http://leetex.com.tw/news_info.php?num=53
這是長久以來eVent 與 gtx的迷思與大哉問!
eVent
與GORE-TEX一樣是防水材質,但強調比GORE-TEX有更好的透氣效果,因其少了一層抗油的塗層,濕氣及水分可以更快從布料的孔中透出,不過,雖然有這個優點,但相對來說透氣效果好也代表體溫易流失,防風效果較差,且少了那層抗油的塗層,也表示布料易被汗水等髒東西而受損,降低了布料的耐用度。
這樣對嗎?
應該這樣說
1.既能透氣又能防水 的主角 可不是布料,而是中間的 "膜"
Gore-Tex之所以在內層"故意"多塗一層PU膜 :其實只是因為它的微多孔膜設計(油酯汗水堵住,不易洗除)無法做到eVent的 "乾式 ePTFE微多孔"效果
所以GORE的因很怕人體油酯與汗水而堵住其原先的微多孔膜而"故意"多加了一層PU膜,以避免堵住了使其透濕效果大幅降低
最最最早期的GORE-TEX可沒那層PU膜
很怪的邏輯 :若因為自己產品小缺點而"多加"的動作,卻反而被誤認為優點嗎? (怕水管塞住,沒有直接過濾網,而加一塊海綿,卻被迷信品牌的人反果為因說成好 事?)
2.少了PU膜,就表示布料易被汗&油破壞,降低耐用度 ?
偌真是如此簡單區分,可是eVent卻不斷強調 你可以經常洗它(wash me often) ,豈不是自打嘴巴 ?
其實這是上面第一點寫的原因,所以GORE才必須"故意" 加那一層PU
透氣膜的 耐用度 :其實仍是取決於(1)正確使用與洗滌方法 (2)設計與作工 (3)各項原料搭配
也因為Gore-Tex在內層"多塗一層PU膜, 所以它只能稱作透 "濕"效果,而無法稱作透"氣"
為什麼?就是因為哪PU (PU是親水性,簡單比喻像 "海綿"作用)
所以GORE的透 "濕" 作用=將人體熱(汗)氣由PU膜先吸入(夾在中間),再慢慢藉由外部溫壓而排出,而非直接如eVent直接透"氣"
一旦外部溫壓不對,GORE就反潮了(尤其是其2L部分)
在亞熱帶,為何穿GORE常會外面下大雨,裡面也悶濕反潮濕黏感不舒服 ~
一來在亞熱帶本來空氣中的 "相對濕度 "&均溫 都比歐美 高很多(人家即使低溫也是"乾冷",而我們可是"濕冷")
二來就是哪PU膜的特性 (如海綿吸水作用)~ 所以沒一家做GORE產品的品牌商敢保證 絕不"反潮(濕)" ,敢保證的GORE不反潮,就是騙消費者不懂而已
3.防水透氣服飾若 透氣效果好,代表體溫易流失 ?防風效果差?
誰說的笑話 ?
1.任何布料非經物理/化學作用,是不會有任何"保溫"作用
2.在低溫狀況下,不穿其他衣物,只穿PU(PVC)雨衣(最不透氣吧),會冷嗎?體溫易流失 嗎? 答案 : 當然都會
人體要感覺穿著舒適又不冷不悶,其實要5基本要素 :
(1)內着"蓄"熱材質衣物(如羊毛/羽絨...) : 至於坊間常有商人說"發熱"衣 ,ㄟ, 騙人的啦
(2)阻止外部風直接吹觸人體體膚,造成"體冷"的錯覺感
(3)表布"面"料的選擇(材質/厚薄/經緯紗支數)
(4)產品的整體設計
(5)透氣+防水+不進風的ePTFE功能透氣膜
eVent防風係數已做到0.1~0.2 cfm ,如何易透風?
不要忘了,前些時段連另一大牌的Polartec只做到0.5 cfm就得意洋洋認為很難得的大肆廣宣了
何況是0.1cfm(40~70D)~0.2cfm(15D) (數字越小,進風量越少),至於Gore的數值,他們一直沒正式公布,實在無法客觀置評
目前唯一最客觀的是"美國陸軍實驗室"所做的測試 : 在同一濕度,溫度,...條件下,eVent是所有比較材質中 , 最快也"最穩定"(很重要)透氣的材質
其實簡單判斷 :只要能"真正"(不是隨便亂說)防水達10,000 係數以上,防風效果都已非常不錯(不管那一品牌) ,也夠防豪大暴雨了
eVent DV Alpine系列 :WP(防水) 約 20,000~25,000(依不同材質編號) ; MVTR(透氣) 約12,000~22,000(依不同材質編號)
eVent DV Storm 系列 :WP(防水) 約 12,000~20,000(依不同材質編號) ; MVTR(透氣) 約26,000~36,000(依不同材質編號)
以上是官方保守數值, 實務上也有另外送SGS測試,會更高
4.有人說 : eVent 比Gore更不防風 ,那我一定會笑問以下 :
(1.)你是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同一人帶著GORE &eVent 作體感嗎?
(2.)2種表布面料相同嗎 ?是Nylon, Poly?是15丹尼,20丹尼,30丹尼,40丹尼,50丹尼,70丹尼 ,還是120丹尼 亦或是50P, 75P ?
(3.)2種透氣膜是同樣2L (2.5 L), 3L ?
(4.)同一品牌產品設計? &適用地點對嗎? (不同材質,適用不同場合 ! 不對的設計與劣質副料 更不用說)
(5.)你買得肯定是eVent原廠布料 ?還是2次加工轉貼膜的產品 ?
eVent原廠布料 !eVent原廠布料 !eVent原廠布料 ! (學人家的 : 這很重要,所以寫3次)
2次加工轉貼eVent透氣膜的非原廠產品,也有很多號稱是eVent,但絕口不提來自"原廠成品布" ,標籤短少許多(有得更是沒有),布料售價只有原廠的60%~70% ,但為何我們不買"它 ",而是一定從原廠進料 ,關鍵是在 "貼合"技術
這"透氣防水膜貼合"技術 關係到 : 耐用度 / 防水系數/透氣系數/防風系數... (商人的暗黑面)
為何台灣&中國廠商技術一直無法做到超過10,000透氣系數&兼具高防水的布料
為何我們堅持如此更高價的原廠成品布?為何我們可以完整使用向原廠申請&原廠提供的全系列充分標籤(誌) ?為何我們可以擁有原廠簽署的銷售授權&商標logo使用授權?為何我們可以獲原廠同意將eVent logo 直接放在服飾最顯眼的地方當作Brand? 為何我們堅持用最貴最好品質的Bemis系列,Coats 縫紉線&YKK副料?
因為一件成品的好壞是3缺一不可 : (1)主布料 (2)副料(防水貼條.無縫薄膜.拉鍊.車線...) (3)產品設計與作工
5.曾有人堅持要買15D(丹尼)的eVent DV Storm 去爬5~6000公尺的國外高山 ,我們建議40D&70D的DVAlpine,但對方只迷信透氣數值,所以我們拒絕了,為什麼? 只因為"適材適用"
eVent DV Storm 是較適用於<3600M海拔 /單車&健行族(易流汗)/平時休閒穿著 /運動員一族
eVent DVAlpine 才是適用於超高海拔 /雪地訓練
就像eVent 與Gore都為何要分那麼多材質 與系列 ? 因為好的東西要用在對的地方
最後,你問我會選eVent 還是Gore ?我會很誠實的告訴你
我若住在歐美 : eVent 或是Gore ,我都會選,因為他們不同系列都各有各的真正優點 ,重要的是(1)歐美乾冷(2)國外任一名牌,3L材質只賣USD350~USD500,比台灣便宜了30%~60% ,而且還不是過季品
我若住在台灣 : 我只會選eVent , 因為台灣 相對溼度幾乎都達60%~85%, 又濕又熱,怎可悶不透氣 (2)Gore在台已無服務據點 ,有問題找誰 ? 找代理商 :OK ~~收費 或是 慢慢等測試(10之89,阿是你消費者過失,錯誤使用,屬於人為...)
(1)"適材適用"
(2)沒任何"神品" 可萬用
(3)成品的好壞是3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