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腸關節炎

工作雖然重要,身體也要顧ㄚ,健康的身體才是一切的根本,一起分享你的養身之道吧!
回覆文章
頭像
chengpercy
Site Admin
文章: 1809
註冊時間: 週日 6月 26, 2005 8:55 pm
來自: Taipei

薦腸關節炎

文章 chengpercy »

感覺我的痛好像是這個東東說
---------------------------------------------------------------------------------

薦腸關節炎 
矯正姿勢 預防復發
文╱陳耘生

 當我們趴著,看到下背部繫腰帶的左右各有一個凹窩,那裡附近便是薦腸關節了,而薦腸關節就是脊椎骨最下方的薦椎和骨盆(腸骨)所形成的關節。薦腸關節是一個穩定度高但活動範圍小的關節,但我們走路、坐站、彎腰、翻身或開車踩剎車時,薦腸關節也要做適當的活動,來協助我們完成這些動作。薦腸關節會因發炎、退化、粘連、鬆動而造成疼痛,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薦腸關節炎。

 薦腸關節炎常見於中年婦女,特別是有懷孕及生產的經驗,這是因為生產時薦腸關節會因為荷爾蒙的作用而變得鬆弛。因此有些婦女患者形容薦腸關節炎的酸痛像生產時骨盆要張開的疼痛,且產後因薦腸關節鬆弛,容易造成日後的退化。

 薦腸關節炎最典型的症狀就是下背痛,且時好時壞,同時在薦腸關節的附近會有明顯的壓痛點。一些重覆動作或不良姿勢會壓迫到薦腸關節,患者常會抱怨沙發坐久了,會因為背痛而爬不起來,開車踩油門或踩剎車的時候就會感到一陣腰痠,睡覺時翻身會痛,走路走久也會痛,所謂「坐立難安」或是「輾轉反側」便是薦腸關節炎的最好寫照。

 薦腸關節炎在下背痛的族群當中約佔二十%至三十%,而且很像坐骨神經痛一樣會抽痛到小腿後面,往往不容易被診斷出來。早期的薦腸關節炎X光大多是正常的,因此診斷薦腸關節炎還是要靠詳細的問診及臨床檢查來確定。

 一旦確定是薦腸關節的問題所引起的下背痛,可以用口服消炎止痛藥及復健來治療酸痛。在復健方面可以用超音波或短波等深層熱療,加上電療來減輕疼痛;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患者常被誤認為是坐骨神經痛或腰椎退化而去拉腰,但怎麼拉就是沒辦法改善。在運動方面,加強背腹肌、骨盆肌肉及大腿肌肉的力量,可以支撐穩定薦腸關節,而拉筋運動對於維持關節的活動度與柔軟度相當重要。當薦腸關節急性發炎或嚴重疼痛時,可以局部注射類固醇來改善,但後續的復健治療仍然相當重要,這時候千萬不可以去推拿,以免造成更大的傷害。薦腸關節炎的再發率很高,一定要矯正不良姿勢,避免久坐久站,減少長途開車,才能預防薦腸關節炎的復發。

 若年輕男性出現單側或雙側薦腸關節炎,要注意是不是有僵直性脊椎炎的問題,而薦腸關節的感染及骨盆的腫瘤也會出現類似的疼痛症狀,這些都是醫師在診斷及治療上必須要小心的。
(本文作者為台北市福全醫院復健科主任)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