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直性脊椎炎發作時…
健康百科
僵直性脊椎炎發作時…
【謝霖芬/新光醫院復健科主任】
報載某位工作勞累的女主播,因僵直性脊椎炎發作,背痛到無法抬頭挺胸,不得不倚賴冰敷來紓解疼痛。
除了冰敷之外,還有其他復健治療方式可協助患者減輕關節疼痛,並增進脊椎的靈活度。
在台灣,僵直性脊椎炎約有8萬至10萬名病患,多數患者都處於病情較穩定的慢性期,急性發作者僅占少數。
患者的症狀通常從臀部薦腸關節發炎開始,接著是腰椎、胸椎,再延伸至頸椎。典型的脊椎炎患者常有駝背或頸部前突的姿勢,有些患者還會侵犯到髖關節及肩關節等。
急性期時可在發炎的脊椎上冰敷或做電刺激。當關節發炎時,旁邊的肌肉常會痙攣、疼痛,此時可在關節旁邊的肌肉熱敷、按摩或使用電刺激。當然,消炎止痛劑也有助疼痛的紓解。
慢性期時僵直性脊椎炎的復健治療包括:
—泡熱水、洗溫泉及短波、干擾波等物理治療,均可紓解背部疼痛。
—情況允許的話,可從事游泳、健行、網球及高爾夫等運動。這些運動有助於改善心肺耐力。
—常做拉筋運動及肌力訓練,每個動作早晚各做5至10次。
例如:
1.俯臥時雙手貼床,把上半身撐離床面。
2.俯臥時雙手放背後,用力使上半身離開床面。
3.俯臥時把單側大腿抬離床面,再換另一側。
4.俯臥時對側手腳同時要抬離床面。
5.頭部上仰,頸部做左右側彎和左右旋轉動作。
6.站立時做後仰及轉體、側彎動作。
7.面對90度牆角,雙手貼牆,腳尖離牆約50公分至1公尺,吸氣時把身體往前傾,呼氣時回到原位,這個動作可伸展胸廓並增進肺活量。
僵直性脊椎炎患者最忌諱碰撞式運動,像柔道、足球、籃球、橄欖球等,騎機車也最好避免,因患者的脊椎既硬且脆,輕微受傷即可能導致脊椎骨折,甚至壓迫到脊髓神經(會造成下半身或四肢癱瘓)。
由於脊椎長期發炎,若平時姿勢不對,很容易發生屈曲變形,所以,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坐得端正、站得挺直。
睡姿以俯臥為佳,身體不宜蜷縮;床墊硬度宜適當,不可太軟;打電腦或寫字,螢幕的高度須適當,且背部須靠在椅背上;看書要有書架支托,同一個姿勢不能維持太久。
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侵犯脊椎為主的慢性關節炎。近年來,由於免疫調節劑及生物製劑的快速發展,患者病情的控制已有長足的進步。
但不可否認的是,現階段仍有不少患者的脊椎發生嚴重的變形,甚至導致生活上及就業上的困難。
為了預防或減輕脊椎及肢體的疼痛與殘障,適當的復健治療及規則的運動(尤其是拉筋運動)是絕對必要的。